世界的斑斕始于生命的存在,可再堅韌的生命也抵不過瞬間的疏忽。那些定格在事故報告里的場景——父母零散的白發(fā)、妻兒破碎的哭喊、稚子茫然的眼神——早已超越個體傷痛,成為懸在每個職場人頭頂的警鐘。我們踏入牧場第一天就被灌輸“安全第一”,規(guī)程手冊翻到卷邊,學習筆記摞成小山,為何違章操作仍如影隨形?當事故分析總指向“習慣性違章”時,我們不得不深思:血寫成的制度從來不是擺設,缺的或許是將安全刻進骨髓的敬畏。
僥幸之險:萬分之一的生死賭局
“我干了十年都沒事”“就這一次不礙事”——這類說辭像極了賭徒的自我麻痹。有人嫌戴安全帽麻煩,有人把安全繩當擺設,有人對設備異響充耳不聞,總以為“萬一”是小概率事件??砂踩鹿蕪牟粫锤怕食雠疲耗衬翀鰡T工圖省事跳過設備預檢,結果被突然啟動的傳送帶卷入;某電工憑經驗省去驗電步驟,指尖觸碰到漏電開關的剎那,生命永遠停在了32歲。當“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”的古訓撞上“生死由天”的僥幸,倒下的往往是輕視規(guī)則的人。
責任之光:細微處的安全防線
安全真的很難嗎?不過是多走兩步檢查閥門,不過是按規(guī)程系緊安全帶,不過是在啟動設備前多問一句“確認了嗎”。某牧場老員工王師傅有個習慣:每次巡檢都帶個小本子,螺栓松緊度、儀表參數、管道銹蝕情況全記在上面,十年如一日的“較真”讓他發(fā)現(xiàn)過17次隱患。他常說:“安全就像織網,一根線松了,整張網就垮了?!碑斆總€人都把崗位責任化作具體行動——操作前多想一步風險,作業(yè)中多查一處細節(jié),完工后多檢一遍流程——安全網才能真正密不透風。
個體之責:從“要我安全”到“我要安全”
機器可以設定程序,制度可以明文規(guī)定,但人心的防線只能靠自我構筑。在牧場流水線作業(yè)中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是安全鏈條的關鍵扣:擠奶工不規(guī)范操作可能導致設備故障,飼養(yǎng)員遺漏霉變飼料會危及牛群健康,運輸員超速行駛則將全車人置于險境。就像哲人所言“美好的東西源于人”,安全也從來不是企業(yè)的單方面要求,而是每個“我”對生命的承諾——承諾給父母一個完整的黃昏,給妻兒一個溫暖的歸期,給同事一個可靠的背影。
當暮色中的牧場歸于寧靜,最后一班崗的員工鎖好設備箱門,安全帽繩在路燈下劃出安全的弧線——這才是對“高高興興上班,平平安安回家”最生動的詮釋。安全沒有旁觀者,你我都是責任人。從今天起,讓每一次操作都嚴守規(guī)程,每一回檢查都不留死角,因為守護安全,就是守護我們觸手可及的幸福。(邢子雄)
Copyright ? 2022 甘肅前進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集團有限公司 隴ICP備2020004712號-1 甘公網安備62070202000746號 XML地圖
技術支持:祥洪科技